孩子突然流涕、打喷嚏并伴有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2020-02-0519287冬季孩子经常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并伴有咳嗽等症状,以往家长也不会很在意。不外乎:感冒、鼻炎或者支气管炎等等,症状不重也就不管了,症状严重了就去医院看看;但今年不一样,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谁家孩子咳嗽了,父母都焦虑呀!不去医院吧,万一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怎么办?去医院又怕被感染。我们教您简单鉴别。
如果孩子出现流涕、打喷嚏并伴有咳嗽,甚至有发热,近期一定首先要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那么怎么知道是否感染到新型冠状病毒呢?
重要的是看看有没有接受的新型冠状病毒接触情况,如果有接触情况一定要注意了。什么是接触情况,有以下三条,就是人、地方和事。
(2)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路上打开车窗;
(3)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洗手;
(4)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根据是否伴有发热症状,孩子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可分为两类。
伴有发热的咳嗽
伴有发热的咳嗽,可能是伴有急性感染引起(如:感冒、支气管炎等),多数为病毒引起,当然也可以根据血常规检查可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胸片(或CT)可知道是否有肺炎;但有孩子如果除发热外,咳嗽症状不重,只是有些流涕、鼻堵等鼻部表现,并且口服退热药物退热后精神状态呼吸都很好、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接触史,可以先按感冒治疗
大家都知道,感冒7~10天就能自愈,为什么还要治疗呢?其实我们看到目前的感冒药中所含的成分,除退热和止咳外,主要是减少鼻堵和流涕的,那是为什么呢?因为鼻腔作为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对吸入空气进行湿化、加温和过滤的作用,如果孩子感冒或鼻炎导致鼻腔堵塞,使干冷空气或带有病毒细菌的空气直接刺激下呼吸道,易于引起咽腔和下气道的炎症(举个例子:正常人张口呼吸一晚上,早上起来一般都会出现咽干、咽痛)。
儿童的普通感冒和鼻炎也往往是许多家长不好区分的。下面是一个儿童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的鉴别要点
儿童普通感冒与过敏性鼻炎的鼻炎症状鉴别要点
不伴有发热的流涕、打喷嚏、咳嗽
不伴发热的流涕、打喷嚏、咳嗽是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的,也是家长主要纠结点(因为一旦发热伴咳嗽,目前的情况下很难淡定到不去医院)。
首先我们要知道,咳嗽与疼痛一样,只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病,但疼痛我们常常能定位,而咳嗽定不了位置,我们可以说咽痛,但不能说我咽部咳嗽。这就导致咳嗽很难诊断。从鼻腔开始到咽部、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任何部位的炎症刺激都会导致咳嗽。
儿童的常见无发热咳嗽原因主要有鼻部疾病导致的咳嗽(学名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一般都咳嗽超过4周)、过敏导致的咳嗽以及感染后的咳嗽(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后还存在的咳嗽)等等。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鼻部疾病导致的咳嗽。特别是伴有鼻部症状时(流涕、鼻塞、打喷嚏等)首先要考虑鼻部疾病导致的咳嗽。鼻部疾病导致的咳嗽目前认识还不足,比如有报道:学龄前儿童过敏性鼻炎伴发咳嗽症状的比例为69.8%,那么鼻窦炎导致的咳嗽比例会更高。
首先我们要了解儿童鼻部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有哪些?重要有: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等。
简单说,单纯发生在鼻腔内的炎症叫鼻炎。炎症除发生在鼻腔,也发生在鼻窦(鼻腔周围与鼻腔相连接的空腔)的则叫鼻窦炎,也就是说鼻窦炎更严重些,儿童鼻窦炎一般都是鼻炎治疗不及时所致。腺样体肥大同我们口腔里看到的扁桃体功能相似,位置位于鼻腔的后部。
各种鼻黏膜不适应的刺激(过敏原、冷热空气、化学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病毒及细菌等)均可引起鼻鼻炎。儿童鼻炎大致分为3类:过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致)、非变应性非感染性鼻炎。
各种鼻炎表现各有不同,但鼻部症状都主要有:流鼻涕,鼻堵、打喷嚏和鼻痒等。各种鼻炎的致病因素不同,但目前对症治疗的药物是相似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暂时诊断不清的情况下而能精准地对症治疗。
鼻窦炎和鼻炎在症状上的鉴别主要是:患儿流黄脓涕(鼻炎一般为清鼻涕),或者早期流清鼻涕,而后变成了黄脓涕要高度怀疑由鼻炎发展成了鼻窦炎。
前面说过,咳嗽是难以定位的,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简单判断孩子咳嗽是那个部位所致的,上气道(鼻部和咽部)还是下气道(气管和肺)。
如果孩子不发热,而只是流鼻涕伴有咳嗽(在分不清是什么鼻炎或是否是感冒的情况下),在不便去医院的情况下,家长可按以下方式先自行治疗。
打喷嚏、流鼻涕可选抗组胺药(通常所说的抗过敏药)
鼻塞明显可选减充血剂,分口服和喷鼻两种剂型。但连续应用不应超过7天,对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无效。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各类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等鼻部症状,但起效稍慢。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2%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内刺激物、变应原和炎性分泌物等,从而改善鼻炎症状。无论鼻炎和感冒都可应用
这几个药物可以联合应用。如果治疗一周症状不明显好转,建议医院就诊,但要注意好隔离保护:戴口罩、多洗手,少接触公共设施(门把手、按钮)、距离他人至少1米。
编者
谷庆隆(首都儿科研究所,挂职海南省人民医院)
郝创利(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孙宝清(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