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两项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2020-03-2713183月25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中实验室荣获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方向卢文菊教授主持完成的《钙池操纵性钙通道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干预系列研究》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由呼吸相关与交叉学科研究方向蒋义国教授主持完成的《化学致癌的非编码RNA机制研究》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钙池操纵性钙通道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干预系列研究》的应用领域为肺动脉高压病理机制、新药作用机制的创新认识和新药研发。成果包括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肺动脉内皮细胞、腔静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及低氧暴露装置的发明,为PH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奠定了必要的方法学基础。该成果在国内十余家知名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其中,低氧通过HIF1-BMP4-ERK1/2/P38MARK信号通路引起PASMCs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化学致癌的非编码RNA机制研究》在国际毒理学和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领先报道了微小非编码RNA(mi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等非编码RNA在环境有害物诱导机体细胞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具有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标志物的潜在价值。该项目从分子、细胞、动物及人群多层面开展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有关化学物与表观遗传交互作用对人类肿瘤发生的重要影响。成果创新性地探索了化学物暴露有害作用中的非编码RNA机制,为非编码RNA用于环境化学物暴露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表观遗传学的科学内容,特别是拓展了表观毒理学的知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