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钟南山院士团队在ERJ发表智能咽拭子机器人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

2020-08-131623

新型冠状病毒2019年12月在中国爆发流行,因为它的高度传染性,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在进行咽拭子标本的采集后容易引起继发的交叉感染,同时因为恐慌及采集水平的参差不齐,咽拭子的假阴性值得我们关注。钟南山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浩研究员团队在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期间,深入临床一线开展,结合新冠疫情面临的以上问题,联合开发智能咽拭子机器人。1、进一步保护医务人员,避免交叉感染;2建立标准化的机器人采集流程,统一采集的质量。对比人工采集与机器采集的质量,发现机器采集的拭子质量不劣于人工采集,该设备应用于我院的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相关的报道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IF 12.3),通讯作者为李时悦教授。

本研究是全球首个研究报道应用自动化智能咽拭子机器人采集疑似/确诊患者咽拭子标本(相关专利注册为2020年3月)。本研究结合呼吸健康研究院标准化拭子采集流程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自动智能化机械臂的技术,联合开发出智能咽拭子的机器人。

该系统的优势如下:

1、采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遥控采集机器人对疑似/确诊患者进行采集。进一步保护医务人员,减少交叉感染。

2、同时通过临床的应用与研究,我们发现咽拭子的最优采集力度,能通过机械臂控制采集时在最优力度的范围,减少采集时过大的力产生的不良反应,过小的力导致拭子采集质量欠佳。

3、最重要的是机器人采集无论从采集的拭子质量与病原体的发现情况不劣于人工采集。结论:智能机器人的咽拭子采集可有效应用于临床。(模拟图如下)


本研究项目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爆发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基金、广州市特大重点专项基金、呼吸健康研究院南山基金的大力支持。通过咽拭子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项目的相关研究同样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前期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n Disease(IF=8.3)。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实验室及沈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院将继续研发改进智能机器人,继续希望为我国乃至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作出一份贡献。

作者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

世界支气管病学和介入肺脏病学协会(WABIP) 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 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