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Meta分析发现COVID-19血清学诊断试验效能在疾病前期有所下降

2021-06-111888

近日,实验室李靖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文卫平教授合作研究成果“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etecting IgG, IgM or IgA antibody for the diagnosis of COVID-19: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于2021年1月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血清学试验诊断的实际临床应用提供综合证据。早期诊断和隔离是控制COVID-19社区传播的重要途径。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COVID-19的金标准,而血清学诊断试验是诊断COVID-19的重要检查。

本Meta分析纳入了68项研究,重点探究了IgG抗体,IgM抗体和IgA抗体及各种抗体组合的COVID-19诊断效能差异,发现IgG或IgM任意一种抗体阳性诊断效能最高,灵敏度达79%,特异度为98%。此外,与症状出现后较早进行的检测相比,症状出现2周后进行的血清学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使用S蛋白或S和N蛋白作为抗体制备抗原也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该研究结果首次提出应使用IgG联合lgM诊断试剂辅助诊断或筛查COVID-19感染者,且发现血清学诊断试验早期诊断效能有限,为诊断试剂生产要求以及临床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综合证据

1623404015933234.png

IgM抗体联合IgG抗体的特征曲线。(A) IgM+IgG-;(B) IgG+IgM-;(C) IgM+IgG+;(D) IgM+ 或 IgG+。A1-D1,检测到抗体,检测时间不分层。A2-D2,在症状出现后 0-7 天检测到抗体。A3-D3,在症状出现后 8-14 天检测到抗体。A4-D4,在症状出现后>14 天检测到抗体。


论文作者简介

李靖教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哮喘与过敏课题组带头人。入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岭南英杰工程”第二梯队。

覃润东博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临床型博士后,现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发表在AAAI、AAIR等发表SCI文章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