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支扩研究进展: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2023-05-29546

受期刊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IF:4.1分)主编Rayya Hajjar教授的特邀,关伟杰研究员指导支扩课题组于2023年5月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pharmacotherapy for bronchiectasis in adults”的特邀综述。

1692330287301917.png

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是由于气道防御功能受损引起结构性损伤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理学特征为支气管不可逆性扩张,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咳痰、间断咯血、伴或不伴气促等,是具有巨大社会经济负担的异质性疾病。由气道防御受损、慢性感染、慢性炎症及气道损伤组成的恶性漩涡假说被认为是支扩的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支扩症患者的住院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粘液活性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目的是改善气道感染、提高粘液纤毛清除能力和肺功能。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有助于对支扩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减缓病程进展。

在本综述中,团队在MEDLINE、Web of Science和ClinicalTrials.gov注册表上检索和回顾了关于支扩药物治疗的研究,对病原学治疗、粘液活性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抗炎治疗和针对病因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指出针对表型和潜在病生发病机制的个性化治疗是未来支扩症治疗的重要方向。

1692330328703205.png

图1:根据恶性漩涡假说,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注意:恶性漩涡假说假设了四个相互依赖的主要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气道防御受损、慢性感染、慢性炎症、气道损伤以及循环的初始触发因素(潜在病因)。

ICS:吸入皮质类固醇;NETs: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IL:白介素;IL5R:白介素5受体。

1692330388968211.png

图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策略


注:√,临床试验推荐。


病原学治疗

气道细菌感染是支扩恶性漩涡假说的核心元素,短期、间歇甚至长期抗生素治疗均可能有利于阻断恶性漩涡。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维持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有利于降低支扩急性加重风险,不同程度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吸入性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低和肺部药物沉积率高的优点。2017年欧洲呼吸学会指南推荐在成人支扩症患者中使用吸入性抗生素,每年急性加重次数>3次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最佳。一项III期全国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妥布霉素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痰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负荷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粘液活性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

临床上可在胸部理疗的基础上加用粘液活性药物,主要包括吸入甘露醇、重组人脱氧核糖核酸酶多纳酶(rhDNase)、吸入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氯离子通道增强剂等,具有改善痰液物理性质和咳嗽清除率、降低痰中细菌定殖风险、提高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此外,支气管舒张剂对呼吸困难患者的肺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抗炎治疗和病因治疗

明确支扩症患者的炎症内型是实施精准抗炎治疗的关键,个体化的抗中性粒细胞治疗是未来治疗的重要方向。一项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明,口服二肽基肽酶-1(DPP-1)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痰中性粒细胞水平并显著延长首次加重时间。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的Ⅱ型气道炎症的支扩患者,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痰量,而抗IL-5或抗IL-5受体单克隆抗体治疗可降低急性加重频率及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基因治疗是未来治疗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重要方向。对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或生物制剂可有效改善临床转归。


总 结

目前针对支扩恶性漩涡的治疗仍然缺乏有效策略,需要更多研究试验来揭示其潜在机制,支扩动物模型将有助于新药开发。总之,支扩药物治疗近十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重要挑战,针对表型和具体病理生理学基础的个性化治疗是未来治疗的重要方向。

关伟杰研究员为该综述的通讯作者,张筱娴博士、陈钊铭博士、何振锋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山医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医科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培育计划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Zhang XX, Chen ZM, He ZF, Guan WJ. Advances in pharmacotherapy for bronchiectasis in adults.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23 May 9:1-15. doi: 10.1080/14656566.2023.221076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16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