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迈出有组织的科研新范式:细菌及真菌性感染学组开年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4-02-26207

2月26日下午,实验室重大呼吸系统细菌及真菌性感染学组在广州国家实验室召开开年学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学组负责人毕利军研究员发起,学组各PI骨干团队参会讨论,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陈涛博士受邀参会。

会议由毕利军研究员主持,她介绍本次会议旨在为2024年度学组工作提前布局规划,为各团队提供一个相互了解、思想碰撞的机会,并通过本次会议为各团队做好资源协调,促进学组内部长远融合发展。

会议中,各PI及其课题组核心骨干聚焦于细菌真菌感染方向的科学问题,对2024年度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工作计划作报告,特别从基础-临床-转化全链条的角度,围绕病原与宿主、互作机制深入介绍了其课题组在细菌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的调控研究与转化方面的成果、优势和合作需求。

1709535656222886.jpg

叶枫教授作《真菌实验室诊断新技术》报告,指出团队主要专注于真菌防诊治的研究,未来一年将进一步推进“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研究”计划,并期待通过学组内团队合作交流,加强临床与基础转化的应用研究。

1709535678928896.png

卓超教授作《当前耐药细菌的热点问题》报告,团队在病原发生和早期预警、风险等级评估、AMS示范基地及模式推广等方面均已取得重大研究进展,未来期待进一步推动耐药问题的探索及合作研究。

1709535712180450.jpg

张天宇研究员作《抗结核药物研发与耐药机制研究以及基于ARP 的新型诊断技术研发》报告,提出针对结核病的若干关键问题加强融合合作,提出要采取“以防治为主,诊断为辅”的临床策略,形成一套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1709535762111477.jpg

胡锦兴教授作《难治性结核和结核共病临床应用示范和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报告,围绕耐药结核、重症结核、结核后肺疾病、结核共病四大临床核心板块提出科研合作需求,旨在瞄准建设疑难急危重症结核一体化救治体系。

1709535787177254.jpg

谭耀驹教授团队朱家楼博士作《结核精准实验诊断新标识、新方案及临床应用》报告,团队将寻求有效诊断分枝杆菌病新方案/新技术,建立全面的分枝杆菌病精准实验诊断方案并进行验证和推广应用,以“结核诊断标识”为核心开展研究,切实提升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

1709535827410369.jpg

赵宏图研究员作《病原菌蛋白分泌系统结构以及重要毒力因子的合成转运机制》报告,介绍了其在呼吸系统病原菌中与致病性及耐药性相关的膜蛋白结构和功能机制研究工作计划,期待能围绕细菌真菌中潜在的可用于检测及药物研发的靶标蛋白结构和功能机制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1709535849409621.png

学组组长毕利军研究员作《结核病系统生物学与转化医学》报告,她指出将建立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防诊治措施--“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核病的研究思路成果及布局,期待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结核病“双转化、双推广”全链条体系。

1709535867592447.png

毕教授同时介绍了学组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机制。她提出应重在培养建设细菌真菌性感染学组的人才体系,建议从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专业培养角度和人文素养提升的综合角度量身定制并实施学组内部精英人才培育计划,每年培养一批创新复合型核心骨干,不断壮大学组人才队伍,实现以人才培养为支点和核心,在科学突破和成果转化上双管齐下、齐突破的发展新局面!

陈涛博士代表实验室感谢毕教授的辛苦统筹与布局、给予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一年之计在于春,细菌及真菌性感染学组代表重大传染病研究方向迈出了实验室重组后开局之年“有组织的科研新范式”第一步、打响了第一枪,更是为其他研究方向和学组树立了榜样。相信在毕老师的带领下,细菌及真菌性感染学组定能率先打造出一个从基础到临床、从研究到转化、从国重到广实科研融通的新范式。实验室办公室未来一定为各研究方向和学组做好各项基础科研服务工作,努力推进实验室科研的融合和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

会议最后,毕教授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围绕细菌及真菌性感染学组各课题组、研究团队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地交流,从而在学组内部进行有组织地三年或者五年的一个科研优势整合和战略任务布局。通过本次会议,各团队对其他PI团队的研究优势得到了认识、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充分探讨了PI团队的优势交叉融合创新的可行性。未来学组将始终践行“科技创新助力临床诊治”的使命,从细菌真菌感染疾病的“双转化双推广”创新模式中探索出国家实验室与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协同创新联动机制、科技人才的高质量提升培养模式,助力呼吸疾病医疗创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