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浩瀚星空多了一颗“钟南山星”!
2024-10-112512024年10月11日,一个特别的命名仪式在珠海横琴举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325136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钟南山星”。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是为了表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特别是他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成就。
据介绍,“钟南山星”最初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于2008年3月2日发现,并在2012年4月获得了325136号的永久编号。2021年5月,经过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的推荐,紫金山天文台的申请,以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正式批复,这颗小行星得以以钟南山院士的名字命名。
“钟南山星”铜匾揭幕仪式
命名公报、证书、小行星照片颁发仪式
在命名仪式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致辞,何梁何利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宣读“钟南山星”国际命名公报,“钟南山星”发现者赵海斌主任介绍“钟南山星”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钟南山院士发表感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赵长印、广州医科大学校长赵醒村、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嘉极分别讲话。有关领导、专家为“钟南山星”命名铜匾揭幕。
钟南山院士讲话。
“非常感动和激动,这不仅仅是属于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整个团队,对无数在呼吸疾病防治领域辛勤工作、不断探索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肯定。”钟南山说,荣誉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激励,未来,将像这颗闪亮的小行星一样,一直发光发热,努力前进,永不停顿。
赵醒村校长讲话
赵醒村校长表示,钟南山以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书写了精诚大医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顶起了共和国的民族脊梁。广州医科大学将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钟南山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牢记钟院士“埋头苦干追梦想,环顾四周抢先机”的殷切叮咛,将这份荣耀和激情转化为奋进“双一流”建设的坚强动力,努力在科教兴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合影
轨道参数方面,“钟南山星”的轨道偏心率为0.199,轨道倾角为13.159度,轨道半长径为2.541天文单位。这意味着这颗小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3.73亿公里,且它绕太阳一周需要4.05年的时间。在轨道上,“钟南山星”以每日158万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行,这相当于每秒约18.3公里。由于距离地球有数亿公里,因此在地面上观测时,它在星空中的移动显得相当缓慢。这颗小行星与地球的最远距离可达6.05亿公里,而最近时则只有1.55亿公里。
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类可以由发现者提名命名的天体,一旦命名获得国际批准,就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代表着极高的国际荣誉。在我国以人命名的众多小行星中,有不少都是为科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包括古代的张衡、祖冲之、沈括等,以及现代的钱学森、钱三强、袁隆平、屠呦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