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实验室何建行教授课题组BMJ发文: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2019-10-073261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最高的癌症,每年带走超过数百万的生命,是医务工作者一直亟待攻克的难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团队作为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胸部肿瘤团队之一,一直竭智尽力为肺癌患者寻找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方案。


10月7日,我院何建行教授、梁文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赵毅为主要第一作者,在《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The BMJ)发表网状荟萃分析。这项研究共纳入分析了来自18项临床研究的4628名患者,针对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最佳一线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指出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的方案与第三代TKI奥希替尼在疗效上相当且在所有方案中疗效排名靠前,其次还指出这两种方案分别为EGFR Del19和L858R这两个主要突变类型的最佳治疗方式。EGFR突变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在亚洲人肺癌中占40-50%,近年来涌现大量新药和联合治疗方案,彼此的优劣存在争议,此项研究结果为EGFR敏感突变肺癌这一庞大的人群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同时为临床医生在众多可选方案中进行精准选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BMJ杂志

The BMJ,全称British Medical Journal,是世界三大医学会之一的英国医学会BMA(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会刊,始创于1840年,每年收到来自全世界的投稿3600余篇,仅有不到5%的稿件得以最终发表,2018年影响因子为27.604,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柳叶刀》(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据了解,何建行团队这篇论文是BMJ正刊首次发表来自中国的肺癌治疗相关研究,代表我国肺癌治疗的一大突破。


主要研究者

何建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后合作导师,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肺癌组学术带头人。聚焦肺癌手术相关的临床、基础与转化研究,主刀包括心肺联合移植、肺移植、肺癌微创手术等各种胸外科手术超过10000 例,在Lancet,JAMA,BMJ,Nat Med,JCO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发表SCI论文250余篇,总影响因子1300+,被引3600余次;主编英文专著8部、中文4部;获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等50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


梁文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后合作导师,现任广医一院肿瘤科主任助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肺癌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秘书长及免疫治疗专委会主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委员、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CSCO肺癌诊疗指南专家顾问。从事肺癌的临床综合诊疗工作以及转化研究,至今共发表SCI论文110+篇,H指数27,其中(共同)第一/通讯作者8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400+,被引1200+次,包括:J Clin Oncol (IF 28.2,两篇),BMJ(IF 27.6),J Thorac Oncol(IF 12.6),Cancer Res等国际顶尖期刊。多次于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发言(6次)及壁报展示,获得ASCO、ESMO Merit Award,IASLC Mentorship Award等奖项,是国内首位获得四大国际肺癌学术会议优秀奖项的学者。任SCI杂志Transl Lung Cancer Res(IF 4.8)副主编,J Thorac Dis, Ann Transl Med编委。主持国自然面上、广州市重点专项等,作为sub-PI主持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6项。作为完成人之一获得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赵毅,本科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基地班,现师从何建行教授攻读临床型硕士研究生(2017级),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于BMJ, Ann Thorac Surg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其中IIIA-N2期肺癌最佳治疗模式的研究获国际权威同行评议网站F1000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