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精准医学时代下,早期肺癌预后风险评估决定术后化疗的必要性

2019-02-07130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由于肺癌死亡人数在不断增加,肺癌的防治已刻不容缓,从两位专家对2019年肺癌NCCN指南更新解读中,我们已可以预见肺癌治疗的新机,但我们知道治疗与预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早期肺癌预后风险评估这个事儿。

早期肺癌术后预后,这个词听着好拗口吧,其实通俗地来说,就是“早期肺癌经过手术切除根治之后,会不会复发,生存率如何”,这相信对于每个患者来说,都是非常关注的问题。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合并术后化疗”自其出现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内外科结合治疗肿瘤的一个典范。于是在其刚问世的时候,几乎已经成为了早期肺癌的标准化治疗方案。确实,大量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组合拳对比任何单一方案治疗肺癌的效果都要好。于是,医生乐此不疲,患者欢天喜地。

然而,我们的经验与知识告诉我们,每个患者哪怕是同一个类型的疾病或肿瘤,都肯定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术后每一个患者都需要进行化疗呢?”

2010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UCSF)与实验室联合成立了肺癌转化医学实验室,该实验室通过2年时间对国内外十几家肺癌中心1000多例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发现,14个基因位点在早期肺癌术后不同预后风险的人群中的表达不同并具有共性,因此,通过测算这1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将肺癌患者的术后预后风险分为高、中、低风险的三个层次,从而根据风险高低进行术后的相关辅助治疗。

这一模型无疑是开展了肺癌治疗的一个新的原则,就是术后是否需要进行辅助化疗,由患者的术后预后风险决定,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样一概都需要化疗,这样就让低复发风险人群免受这些不必要的“陪绑”化疗。

这一成果是基因检测技术与精准医学的完美结合,但作为高新技术,基因检测的费用并不低,很多患者可能不愿意去花费这个检测的费用。因此,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医学工作者,何建行教授的团队又通过Nomogram(列线图)的方法,结合临床特征,进行术后预后风险的评估,而这一方法,简便易推广,患者也无需支付过多的费用,因此,一经发表,就已经被国际上多家癌症中心,肿瘤网站引用为肺癌预后风险预测的模型进行使用,效果显著。


这些成果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精准医学时代下的产物,作为学无止境的医学,我们也认为未来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后,会有比现在更好,更个体化的精确治疗方案出现,这可谓是:从个性中总结共性,在共性中寻找个性,最后在个体化精准治疗中寻求突破,这才是最完美的医学发展之路!